科任老師 |
簡仲威老師 |
莊柏宏老師 |
旅遊與款待課程著重擴闊學生對本行業的了解及重視,包括發展趨勢及議題,所教授的基本概念、知識和所提供的實際經驗,有助學生了解本行業的實際運作。
谷歌系統:校園知識管理系統」作延伸學習和照顧學習多樣性
目標 | 策略 |
課堂分組學習 |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,相同的課程內容,分層課業,剪裁為適合不同的學生學習需要; |
課程內容和結構以考評局為本,持續評估學生對不同題型,如“選擇題”、“資料題”、“論述題”的掌握能力; | |
學生能力不同,一同學習時,學生能「做到」、「學到」,適時完成課業。 | |
課業策略 | 審視學生恆常課業表現,三年為一屆的課業增值為目標,分層課業,剪裁適合學生學習多樣性的調適概念; |
照顧學習多樣性,筆記、課業,剪裁為程度,適合高、中、低學生都有能力作答,為學生增值作好準備。 | |
課時規劃 | 規劃每一小時課堂時間表,融合知識、技能、態度,多元化的學習策略,如講授、探究、體驗學習等; |
促進學生學習,強化師生和生生互動,豐富學習內容和活動,多樣性學與教設計、多向交流學習。 | |
照顧同組差異 | 持續跟進未完成或未能達標「2級水平」的學生; |
在學與教和持續評估中,尋找學生學習不同課題時的癥結,持續改進學生學習表現。 | |
電子學習策略 | 以谷歌(校園知識管理系統 (下稱系統)),促進學生課前預習、恆常課業及持續性評估,提昇學生自主性的學習能力; |
促進學生善用系統成為學習和評估平台,培養學生在同步和非同步;實時和非實時的學習工具,促進成為自主性學習者; | |
強化學生在同儕之間藉著系統,進行互動學習,延展課時以外的學習和自主性學習機會,提高學生成為自主性的學習者。 |
課業政策
種類 |
1.選擇題、資料題、論述題 | 2.補充練習/工作紙(資料題、論述題) | 3.剪報及聞匯報(旅遊及款待相關議題) | 4.專題報告(中六級除外) |
次數 |
每星期一次 |
每一至兩星期一次 |
每學期一次 |
全學年1次 |
模式 |
資料題/論述題:三段式作答技巧
|
|
配合聯課活動 (景點考察活動或酒店或主題樂園等參觀中,以旅遊與款待科角度,進行考察及專題報告。 |
|
批改形式 |
詳細批改 |
簡略批改 |
詳細批改 |
持續性評估方式 (測驗、考試)
恆常課業及多元化的學習和評估活動(谷歌系統以一次為起點) | 統一測驗(谷歌系統/紙本) | 四級、中五級 | 中六級第一學期考試/模擬考試 | ||||
第一學期考試 | 第一學期考試 | 第一學期考試 | |||||
頻數 | 如上 | 2 | 1 | 1 | 1 | 1 | |
比重 | 20% | 10% | 30% | 30% | 40% | 100% | |
時限 | / | 30-40分鐘 | 90分鐘 | 90分鐘 | 90分鐘 | 按考評局公開考試安排 | |
形式 | 1.選擇題、2. 資料題、3. 論述題、4. 資料搜集、5.個案討論、6.分組比賽、7. 專題報告 | 1.選擇題 2.資料題 3.論述題(中四除外) | 1.選擇題 2.資料題 3.論述題 | 卷一 選擇題、資料題 |
卷二 論述題 |
公開考試模式
筆試佔整科總分 100%,包括試卷一和試卷二;試卷的問題均涵蓋課程的必修部分 | |
試卷一 | 佔總分 45%,考試時間為1 1/2小時。 |
|
|
試卷二 | 佔總分 55%,考試時間為1 3/4小時。 |
|
中四至中六級課程和教學單元編排
中四級 | ||
第一學期 課題 (一) 旅遊導論 |
第二學期 課題 (二) 旅遊導論 (續) |
第三學期 課題 (三) 地理與名勝、主題公園 |
1.旅遊簡介 1.1 綜合性的學科 -「旅遊與旅遊業」 1.2 旅遊業整合模式中的主要元素;推動或阻礙旅遊業發展的因素 1.3 「旅遊」的歷史 1.4 旅遊業出路 1.4.1. 就業機會; 1.4.2. 事業發展 2.「旅行」、「旅遊」及「旅客」的定義 2.1 (i)「旅行」、「旅客」的概念;(ii)「旅客」的定義; 2.2 「旅客」的分類:高恆(Cohen);蒲樂(Plog) 的分類模式 2.3 旅客應有的行為表現及其他注意事項: 2.3.1旅客應有的行為表現 2.3.2旅遊時旅客所需注意之事項及有特殊需要的旅客 3.旅遊的動機與旅客流量 旅遊的動機 - 旅遊的原因/旅遊目的 (i)為什麼人們會旅行? - 從旅客流量概念解釋旅客或潛在旅客對旅遊之渴求 (旅客的旅遊動機: 介紹及應用不同的遊動機理論 - 影響旅遊動機的因素-赫曼(Hudman)的旅遊動機模式-馬斯勞(Maslow)的需求理論 - 推拉理論(Push and Pull Theory )); 旅遊的形式,檢視不同類型的旅遊形式及其分別,包括:- 閒暇/度假式旅遊- 公幹旅遊 - 文化旅遊 - 環保遊旅- 學習旅遊 - 宗教朝聖 - 保健旅遊 -探訪親友 - 運動旅遊 3.2旅遊動機的重要性及其對旅遊決定之影響 3.3旅遊動機的類型 3.4旅客流量的概念 3.4.1. 影響旅客流量的因素 4.旅遊產品 4.1 旅遊產品及目的地規畫-旅遊產品及目的地規畫概念;檢視規畫在目的地發展方面的作用及重要性 4.2 檢視及解釋產品生命週期(PLC)的特點及其可行性對研究目的地(TALC)的發展 4.3 承載力:透過探討承載力概念概述 旅遊規畫之主要考慮,包括 -空間承載力 - 環境承載力 - 心理承載力 - 經濟 承載力 - 社會文化承載力 |
5.旅遊業中的不同界別識及其角色 5.1 界別的分類及連繫; 5.1.1 私營機構:款待業 - 運輸業 - 中介機構 - 其他協助之私營機構; 5.1.2公營機構:政府、本地及國際旅遊機構-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 (UNWTO)及太平洋亞洲旅遊協會(PATA) 5.1.3 分銷途徑檢視旅遊業的分銷途徑 - 分銷途徑種類 - 中介機構種類,包括旅行代理商及旅行團經營商 - 旅行代理商的功能及旅行社從業員所需的產品知識 6.本地旅遊業:本地旅遊業的發展 6.1 (i)本地旅遊業的概況 (ii) 香港旅遊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6.2訪客概覽 6.2.1. 旅遊統計分析; 6.2.2. 入境旅遊市場於地理環境、人口性、消費心態及社會經濟各方面的趨勢 6.3 香港的旅遊資源 7.旅遊業的影響 經濟影響 - 正面:製造就業機會-提供稅收 -改善收支差額 -乘數效果所衍生的經濟增長 - 負面:- 促成消費價格及地價之上升 -形成對旅遊業的過分依賴 -造成資金流失 -量度經濟影響 - 解釋資金流量, 包括第一重、第二重及第三重效應; 7.2 社會文化影響正面:- 鼓勵文化交流 -改善生活方式 - 加強文化保育負面:- 造成由旅遊發展所帶出的社會問題,包括:生活方式–擠塞、就業及健康問題 -文化變得商業化 -示範效應 - 道德議題 –罪案、賣淫及尋歡旅遊 -量度社會影 - 解釋Doxey 的旅客情緒指標 7.3 環境影響 - 正面:環境的保存及復原 - 環境的改善 - 加強環保意識 - 負面 - 非生物環境影響的種類包括:空氣污染 - 水質污染 - 土壤污染 - 噪音污染 - 視覺污染 -生物環境影響的種類包括 : - 植物 - 野生動物- 量度環境影響–解釋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研究旅遊業與環境壓力架構 |
8. 地理名勝 8.1 世界地理:(i) 基本世界地理概念:- 半球、大陸和海洋簡介 - 名勝的氣候帶及季節性- 格林威治時間 (GMT)、協調世界時(UTC)、國際日期線及時區的定義- 經緯度的定義 8.2 景點:景點的作用與功能- 闡明「景點」的定義 - 描述景點在旅遊業所起的作用 - 解釋旅遊景點的特性 - 檢視旅遊景點的性質: 首選和次選 8.3 景點的類型 - 介紹旅遊景點的類型:- 根據景點的分類包括文化景點、自然景點、活動項目、消閒康樂及娛樂演出來分辨旅遊景點的類別 - 檢視旅遊業各方面的資源,以及其對塑造旅遊目的地形象所起的作用 8.4 主要旅遊區域:-排名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編制的數字介紹世界十大旅遊目的地(根據旅客入境數量及收益) -旅遊活動的有關資料-認識主要旅遊區域 - 概 述對以上主要旅遊區域對旅客的基本旅遊資料,包括:- 衛生環境- 簽證要求 -幣值 -時差- 交通方便程度及-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9.主題公園 9.1 一種景點的類型 - 主題公園的基本概念主題公園的定義(類型和特質) 9.2介紹不同類型的主題公園主題公園成功的因素 - 整體的吸引力及旅客的體驗 9.3 適應市場轉變 9.4管理 |
中五級 | ||
第一學期 課題 (二) 款待導論 |
第二學期 課題 (二) 款待導論 |
第三學期 課題 (四) 客務關係及服務 |
1. 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 (MICE)是旅遊業中的一個界別 (i)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業務 1.1 了解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業務所涵蓋的範疇 1.1.1 認識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業務各組成部分 1.1.2 解釋為何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業務是旅遊與款待業的重要部分 1.1.3 認識旅遊業的不同界別,如何參與舉辦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活動例如:住宿、交通、景點及基礎配套設施 1.2 (ii)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活動的規畫-規畫過程的組成部分:介紹會議、獎勵、商務、展覽活動的規畫過程的組成部分、組織及開展一個活動項目過程 2.款待業:款待業款待業簡介 2.1款待業的性質、特點、與旅遊業的關係、就業前景 3.住宿業:住宿業簡介 3.1住宿的分類;酒店及其分類方法;住宿類型;香港常見的酒店類型;世界各地的特色酒店;酒店評級系統;住宿產品;酒店顧客的類別;顧客需求的種類 4.酒店運作簡介 4.1酒店的產權及管理模式 4.2酒店的主要部門及其職能 5.客務部簡介 5.1 前堂部運作: 職能及組織架構;主要崗位的職責;與其他部門的關係;款待部主要工作 5.2 管家部運作:職能及組織架構:主要崗位的職責;與其他部門的關係;管家部清潔工作;客房的物料供應及客人用品;客房狀況的代碼 5.3 保安程序 |
6.餐飲業:餐飲業簡介 6.1 餐飲部運作(酒店):職能及組織架構;主要崗位的職責;與其他部門的關係 6.2 餐飲服務的分類:市場劃分(顧客類別) - 營運模式,常見的餐飲服務例子 6.3 餐飲服務原理:(i)餐單的基本知識 -餐單種類 -餐單的目標 -餐單規劃的考慮因素 -釐定餐單價格-餐牌設計(ii)餐飲服務基本知識 -餐廳設計及佈局 -餐廳的環境氣氛 (iii) 廚房運作基本知識 6.4 食物安全及個人衞生 (i) 食物污染的種類 - 檢視不同種類的食物污染、引致 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及其預防方法:- 生物性污染 (細菌、病毒、寄生物) - 化學性污染 (食物添加劑、殘餘農藥、獸藥、化學清潔劑、容器材料、生化 毒素) - 物理性污染 (非化學性的雜物 或物體) 6.5 何謂 「食物安全五要點」? 了解餐廳內食物安全的重要性,包括: -「精明選擇」- 「保持清潔」-「生熟分開」-「煮熟食物」-「安全溫度」 6.6 食物處理工序流程圖: 將「食物安全五要點」應用在每個食物處理步驟當中,以確保食物安全-列舉良好的食品處理及儲存程序,解釋食物受到交叉感染的原因,列舉並熟悉一般飲食業員工的個人衞生標準及安全操作程式 6.7 消防安全 |
7.顧客服務:專業服務 7.1 顧客服務性質-探討 Parasuraman的個顧客服務特點 -「RATER」,以了解顧客服務的性質 7.2 旅遊及款待服務員工的個人特質,探討專業服務員工的性格特點:- 儀容 - 素質:敏感慎密、誠實正直、具耐性 顧客服務概念關係:文化議題 7.3.1風俗及禮儀:介紹東方和西方傳統的差異 - 說明禮儀於旅遊與款待 服務中的角色 - 描述基本的行禮禮儀,包括:- 握手 - 鞠躬 - 擁抱 - 吻頰 7.3.2 顧客的期望及認知 (i)公司的顧客服務政策 - 檢視公司在優質顧客服務及服務承諾 - 解釋成功的服務補救政策其重要性 7.3.3 提供優質顧客服務的挑戰-探討Parasuraman的服務品質差距模式「Gap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」,從而了解顧客期望及認知 招待不易取悅的顧客 7.3.4 展現處理各種不易取悅顧客的方法,包括:-憤怒的客人-不滿意的客人-猶豫不決的客人-苛刻或專橫的客人- 粗魯或不顧及他人的客人-喋喋不休的客人 7.3.5 溝通技巧:與顧客的溝通:了解與顧客溝通的方法,包括 - 書面 - 口頭 - 非口頭 |
中六級 | |
第一學期(五)旅遊與款待業趨勢及議題 | 模擬試前及公開考試前曕 (溫習計劃:按該年熱門課題而定) |
1. 旅遊與款待業的熱門議題: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業 1.1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:可持續發展概念 - 概述可持續發展概念及其於旅遊業之應用 - 檢視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對可持續發展旅遊的定義 - 可持續發展旅遊業的十二個目標:討論可持續 發展旅遊業的十二個目標 - 於環境方面之發展 - 自然的完 整性、生物多樣性、資源效益及環境純淨度 - 於社會方面之發展 – 社會的公平性、旅客滿足度、當地監管社會福利及文化的豐富度 - 於經濟方面之發展 - 經濟生存能力、當地繁榮及就業質素 1.2 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業個案研習:應用必修單元課題(一)「旅遊業的影響」中所攝取的概念及「可持續發展旅遊業的十二個目標」去探討香港及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旅遊業的狀況 1.3 全球化引起的旅遊與款待業議題:概述全球化趨勢下所帶 來的不同旅遊與款待業議題,包括 - 探討旅遊與款待業中同質 化與標準化的議題 - 什麼是公平貿易? - 公平貿易於旅遊與 款待業內之實踐及對業內之益處 1.4 旅遊業的趨勢:旅遊業、住宿業、餐飲業 (i)經濟方面 (ii)社會文化方面 (iii)環境方面 (iv)科技方面 |
1. 旅遊業整合模式(熟知旅遊業整合模式中的四個部分及各舉例子說明) 2. 旅客的分類(高恆模式 / 蒲樂模式,熟知及分辨旅客類型) 3. 旅客流量理論(熟知赫曼/馬斯勞/推拉理論,能舉出例子進行配對) 4. 承載力(分辨及就不同承載力問題舉出例子) 5. 旅遊產品特性(熟知不同旅遊產品特性及以旅遊產品的例子作出說明) 6. 多克西(Doxey)的旅客情緒指標 7. MICE活動規畫(SMART/各個委員會,掌握SMART框架分析及舉出籌備委員會的例子) 8. 旅發局酒店評級指標(注意設施中所包含的項目/地點的對應分數) 9. 顧客流程(不同流程酒店須注意的事項/顧客的需要) 10. 前堂部運作(組織架構/主要崗位的職責/與其他部門的關係) 11. 管家部運作(組織架構/主要崗位的職責/與其他部門的關係) 12. 餐單規劃考慮的因素(能以一類或以上的餐廳為例) 13. 食物安全五要點(以不同食物處理工序為例 14. 主題公園成功的因素(從最少三個角度分析 15. 主要旅遊目的地於世界地圖的位置 16. Parasuraman 顧客服務/優質服務的特點,Parasuraman 服務品質差距模式 17. 服務金三角理論(以六種關係舉例說明) 18. 服務失誤的原因及服務補救的概念 (方法或好處) 19. 可持續發展的 12 個目標 20. 公平貿易的重要性及其實踐方法 21. 四個世代於不同範疇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 22. CRS 電腦化訂位系統;GDS 全球分銷系統的功能;PMS 酒店資產管理系統;POS電子銷售終端機等概念及其應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