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/04/16
E
字典
題:需求的彈性
內文:

  按日常用語來說,「有彈性」包含「能隨意伸縮」、「能因應環境形勢而大幅轉變」的意思。經濟學採用「彈性」一詞來描述概念,所包含的意思亦相近。

  量度彈性,必會涉及兩個變項︰一個是被量度的主角,另一個是導至這個主角有變的因素,例如當我們要研究一條橡皮圈的彈性有多高,我們是要量度那條橡皮圈的長度變化,而促使這變化的因素就是我們加諸橡皮圈的力度。

  量度需求彈性亦涉及兩個變項,量度的主角是需求量,而導至需求量有變的因素就是價格。需求彈性(或稱需求價格彈性)可被定義為需求量對於價格轉變的反應。

  是否需求量轉變得多就表示其彈性較高?那當然不是,就正如研究橡皮圈的彈性般,是要一併量度加諸橡皮圈的力度變化,若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使橡皮圈增長,我們自不能說這條橡皮圈的彈性很高。同樣道理,量度需求彈性時是要把價格轉變的幅度也計算在內。

  還有一點要注意,我們所謂的「轉變幅度」,是以「轉變百分率」來表達,故此,計算需求彈性的公式是︰需求量的轉變百分率除以價格的轉變百分率。如果價格每轉變 1%,需求量即轉變 3%,那麼需求彈性就是 3;如果價格每轉變1%,需求量只轉變 0.8%,需求彈性就是 0.8。

  這樣,不同產品的需求量及價格雖然有著不同單位,但各種產品量度所得的需求彈性依然可以被比較。

撰文: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教師劉修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