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買高賣-- 套戥 ( 王家富 )

如果發現某名牌波鞋在旺角賣$500,而同一牌子、款式的,在銅鑼灣郤賣$800 ,你可會想到這是個圖利的好機會? 一些富生意頭腦的人會立刻想到以$500 一對的價錢,大量購入那款波鞋,然後到銅鑼灣以$750 一對的價錢賣出,從而賺取每對$250的利潤。 這樣一買一賣,一方面增加了旺角區對那款波鞋的需求,旺角賣波鞋的店鋪就會加價;另一方面,由於銅鑼灣的供應增多,賣波鞋的商鋪自然要減價。直至兩地的價格趨於一致,這個圖利的機會消失後,那名「生意人」的買賣活動才停止。 其實,上面的例子正解釋了一個很重要的經濟現象 -- 套戥(arbitrage)。同一貨品,它的價格在A地點比B地點高時,套戥者就會在B地以低價購入該貨品,再運到A地以高價賣出,賺取差價,直至該貨品在兩地的售價相等為止。 為甚麼日本的可樂比香港貴,郤又沒有人去進行套戥呢?原因很簡單,就是套戥者把一箱箱可樂由日本運至香港,他要付出的運費比可以賺取的差價為高,根本是無可圖的。